首 页
位置: 首 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学院新闻

哲社学院教工党支部举办学科融合发展首场茶话会

发表于: 2025-03-13 点击:

311日下午,哲社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和教工第二党支部成功举办了学科融合发展首场茶话会,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叶荔辉、副院长常旭旻、副院长薛子燕与来自宗教学、中国哲学和社会学三个学科方向的教师们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学科融合发展的困境与机遇,为推动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建言献策。本次茶话会由院长助理、教工第二党支部书记郭荣茂主持。

会议伊始,教工第一党支部书记魏燕侠就支部当前的培育项目作介绍。她指出,支部将以党建为引领,通过“一批科研、一批课程、一批活动、一批实践”四个载体平台,形成支部党建与业务“双核”协进、相融相促。

在自由讨论环节中,教师们聚焦于学科融合发展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宝贵建议与迫切需求,以及探索长效机制等重要议题,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探讨。与会者普遍认为,学科融合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学科间的壁垒是制约融合发展进程的关键因素。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知识体系差异显著,亟需加强沟通与交流,以突破学科界限。同时,现行评价体系过分侧重于单一学科的成果,对跨学科研究的开展形成障碍,迫切需要构建更为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以激发教师们投身学科融合研究的积极性。此外,资源配置的不均衡亦成为制约学科融合发展的瓶颈,必须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为跨学科研究提供坚实支持。与会者特别强调了宗教学、中国哲学、社会学等学科之间的合作,以及如何利用这些学科的资源,推动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同时,大家还就如何通过科研项目、社会服务和交叉学科的发展,促进学院整体进步进行了深入探讨。

副院长薛子燕谈到,学院将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进一步探索学科融合的具体路径,在本科培养方案修订、小学期实践课程创新等方面探索机制化的融合路径,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副院长常旭旻深入分析了学科融合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他指出,各学科方向要发挥自身优势特色,实现优势互补,凝聚学科力量实现深度融合发展,提升学院的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为学院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叶荔辉在总结发言中强调,学科融合是学院未来发展的关键,需要机制化的保障和系统化的推进。她指出,各教工党支部、科研团队要形成共识,通过课程改革、科研合作、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推动学科的深度融合,打造“跨文化、跨学科、跨校园、跨社会”的学科融合体系,形成利益共同体,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

此次茶话会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开放、自由的交流平台,大家畅所欲言,在思想碰撞中达成了共识,为推进学科融合发展凝聚了力量。学科融合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党支部学院党委中心工作紧密配合,形成强大合力。哲社学院教工党支部将以此次茶话会为契机,积极探索建立促进学科融合发展的长效机制,推动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迈向新的高度,为社会发展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责任主编:王烁为;初审:鞠芳;复审:常旭旻;终审:叶荔辉)

mgm美高梅游戏网页

mgm美高梅游戏(国际版)网页平台下载 版权所有

电话:0592-6167008

闽公网安备 35050302000422号

 

旧版入口